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第37届中国控制会议(C...
  第六届中国智能地质装...
  喜讯|重点实验室在第十...
  全国一等奖+2!重点实...
  重点实验室一教育部产...
  重点实验室举行2022年...
  重点实验室召开“双一...
  2022先进控制与智能自...
  2022“复杂系统先进控...
  日本早稻田大学横山隆...

我和我的导师:我与您的师生缘

时间:2017-12-02 来源: 作者: 点击: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导师是研究生研途生活中最重要的领路人和同行者。他们悉心指导,用自己的知识为学生指点迷津;他们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他们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为加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展现导师的风采佳绩,响应十九大“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倡导尊师重教”的论述,研究生院举办“我和我的导师”征文活动。

自动化学院控制系统与工程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杜胜积极投稿,讲述他与博士生导师吴敏教授的师生缘。文章一经投稿,受到研究生院的好评,并被首个通过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微信公众号予以推送。


导师简介:吴敏,男,1963年生,广东化州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动化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高级会员(Senior Member IEEE)。主要研究方向:过程控制、鲁棒控制和智能系统。


我和我的导师合影


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不知不觉,这是我在地大的第6个年头了,回顾青葱年少、多姿多彩的本科,从机电到自动化,我见证了一个学院的创立。从无到有,庆幸筚路蓝缕时一同走过,感谢让我遇见了您,更幸运成为了您的学生!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每一短路程都会遇到不同的风景,都会和不同的人结伴而行。有些人云淡风轻,犹如沿途匆匆而过的迷人风景;而有些人春风化雨,为你点亮希望的明灯。

谨以此文献给我敬爱的导师——吴敏教授,感恩您的悉心教导!


初见——缘起


两年前的初相识,我仍记忆犹新,那时我大四,刚结束保研的我们,正热情讨论关于导师选择的问题,再三思虑后,我想我已经有了答案。那时我们学院才成立一年,您作为首任院长,各种事务亲力亲为,尽职尽责。我在心里早已对您这样的学术大牛十分崇敬,可一直没有和您正面交流的机会,似乎学生对老师都有着一种敬畏心理,我也不例外。这次机会终于来了,在一次集体会议结束后,我急急忙忙跑到您的身边,鼓起勇气自我介绍,现在早已不记得说了些什么,但最后一句话我想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吴老师,我想读您的研究生”。您没有立刻回答,那几分钟我的心一直忐忑不安,当时我对科研的概念并不是那么清晰,关于研究生阶段的规划也很迷茫,您所做的研究方向与我本科专业所学也有较大的跨度,可我知道,当我选择站在您面前的这一刻,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准备。一句简单的“好啊!”,我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

半个月后,我再去找您写读博的推荐信。想不到您还记得我,您接过我手中空白的推荐信,提笔就开始写,整个过程很安静,您并没有向我问起什么,阳光照进您的办公室,岁月静好的画面感。拿到您写完的推荐信后,我仔细看了信的内容,特别意外您对我的了解居然这么深,比我想象中的要多得多。这才体会到那一句“好啊!”所代表的一切。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您很早就浏览了所有保研学生的资料,并记在心中(您的记忆力很好)。


“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试点”结题验收总结会议


大四我就进入您的课题组了,通过师兄师姐们了解现在的研究方向、实验室项目等,而我自己对于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和认识也在一步步改变。您期望我能够利用研究生学习的几年时间在学术上都有所成长和积累,而我面对您这样一个可亲的智者,给我指引未来的方向,这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让我对研究生生活有了更加美好的憧憬与向往。您就是这样带我走上了学术科研的道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渐渐的发现了您与众不同的另一面,正是您的这些特点让我更加坚信了,选择您作为导师是我做过最正确的决定!


触动——缘深

看窗外绿树成荫,花红叶绿。只有阳光与雨露无尽的施舍,才会有它们的生机勃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您是火种,点燃了我的希望之火;您是石阶,支撑着我一步步攀登;您是甘泉,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灵。您是心灵的导师,所带给我心灵的触动,值得我一生珍藏。

对于研究生,您要求我们广泛阅读文献,只有养成阅读文献资料的习惯,才能了解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才能提高自己的英文阅读水平。我们实验室有着良好的学习氛围,您要求我们每两个周都要向您汇报自己的研究工作进展情况,您无论多忙都会看看我们这两周都做了些什么,然后给我们提供您的建议。您还会利用闲暇的一点点时间给我们讨论学术问题。我记得,有一天您是9点前和9点半后您都有会议,您说咱们刚好能够讨论半个小时,您帮我一步一步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实质,带领我更好地学会思考解决问题,时间在您这里弥足珍贵,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费。


第36届中国控制会议(左二:吴敏


“习惯成自然”,您对学术严格、仔细、认真的态度让我非常佩服。在给您提交我的第一份论文后,我心里还有点小欣喜,终于按时把论文的初稿给您了,一块重担可以放下了。可当我打开您邮件给我的修改稿后,红色的修改标记犹如熊熊烈火,且已成燎原之势啊!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细心注重细节的人,那次我才发现自己有多么粗心。论文的问题,大到修改文章结构,小到每一个标点、空格,论文在参考文献中少了一个空格,您就连续在一百多篇参考文献中都标注了添加空格符的标记。真的是被您的认真仔细所震撼了,您完全可以节省时间,不用这样做,但是我知道,您是想告诉我不要害怕麻烦,不要遗漏每一个细节。您的眼睛很敏锐,在论文中出现的字体不同、字体大小不一、线条粗细不一、段落间距不一等问题,您都能一一指出来。有时候多么希望我也能像您这样仔细认真,追求严谨!

有一天晚上,那是第一次在凌晨一两点接收到您的邮件,有些担心,以为有紧急的事情要马上处理,打开一看,是我昨天给您发的文件,您刚刚修改完。不得不佩服您工作的敬业负责,虽然现在凌晨一两点接收到您的邮件已经习以为常,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让我再次感到了您的辛苦。还有一次,您要出差,让我把论文打印一份给您带着,您说有时间路上看看。到了晚上,您居然将修改好的论文用手机一张张拍成照片发给了我,当时的我真的特别感动。学生的事情您永远都放在第一位,您对我们这么的关心。您专注勤勉的科研精神,是您送给我最好的礼物。我敬您,更庆幸自己能遇上您这样的导师。


感激——缘伴


您平时虽然有点严肃,可也和我们一样有一颗年轻的心。您经常会和我们讲在我们这个年纪时您做过的事,虽然我都听过您至少讲了四、五遍,但每次再听依旧觉得很新鲜,每次也都能得到新的理解。特别是您讲您读研究生那会儿,晚上在实验室加班,宿舍门都关了,只好从二楼的护栏上翻进宿舍去,还要用绳子把自行车从一楼拉上去。您不仅仅是在分享您的专注学术,更是在告诫我们“年轻的时候辛苦一点,以后就会轻松一点,机会就会多一点”。我还记得,有次我们一起去参加会议,会后参观一个科技展览,在一个面部识别的体验APP前,您见我在体验这个如幼儿般的小游戏时,也走了过来,用年轻人那熟练的技术摆出了剪刀手,此时的我在想“原来您也有颗年轻的心啊!”感谢您丰富的人生阅历,让我们不用在苦恼的“泥潭”中步步回旋。

“因材施教”是您一直遵循的执教理念。您当初问我想研究什么的时候,我不太明白为什么您要我研究这个课题,到现在才恍然大悟。喜好与能力并不一定是对等的,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您对我们的细微观察与判断,让您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我是一个贪玩的学生,有着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但并不是一名真正“学霸”,我其实一心很想研究云计算方面的内容。想必您对我的简历是十分了解的,所以才会给我提出那么符合我的建议。在您的建议下我转换了研究的方向,从此开始了对工业控制系统的研究。感谢您的建议,让我可以在这里找到我的一技之长,我坚信您的眼光,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第五届“研究生的良师益友”颁奖典礼(左三:吴敏)


     研究生阶段能遇上一位值得我一生尊敬的好导师,我是幸运的。也许我不是您最好的学生,但是,您一定是我心中最好的老师。未来的科研道路还很长,但是有您的指引,纵使前路荆棘满布,我都会勇往直前。感谢勇敢的自己,选择了读研,选择了您。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您那高尚的品德与您那严谨的态度都让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您对我的鼓励和督促定会在我耳边回响,您对我的悉心指导和教诲我将铭记于心。成为您的学生是我的骄傲,我期待未来的我也是您的骄傲。


Copyright 复杂系统先进控制与智能自动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电话:027-87175110 邮箱:zdhyb@cug.edu.cn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邮编:430074